X

向海问药 为新质生产力注入“蓝色”动能

发布时间:2024-09-05 09:08:53

填补抗阿尔兹海默病领域全球17年无新药上市空白的GV-971,国内外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1类免疫抗肿瘤海洋糖类药物BG136,实现转让并成功提交临床研究申请的抗2型糖尿病药物FvF,进入系统临床前研究的抗流感病毒药物KW、抗 凝新药GS19等,山东省首个经临床验证且成功上市的抗HPV医疗器械……多年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糖工程药物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团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中国“蓝色药库”的殷殷嘱托,深耕海洋 药用资源开发和科技转化,2019年以来更是捷报频传,越来越多来自海洋的药物和生物制品走出实验室,化作生产力,守护人 们的生命健康。 


c9884780-93d0-4768-9f0f-0add41308f56.jpg


近日,团队荣获2023年度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是青岛市修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后首个获得此奖项的团队,也 是本年度唯一获奖团队。在我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开拓者与奠基人管华诗院士、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以下简称“海药院”)首席科学家于广利教授等人的带领下,团队实现了“聚集开发”模式下的成果梯次、持续产出。

聚焦需求促创新

糖是继蛋白质与核酸之后又一个生命科学前沿研究领域,以糖为基础的新药创制已经成为本世纪新药研发的焦点。海洋多糖资源非常丰富,并具备十分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如海洋中褐藻胶寡糖及其衍生物具有抗心脑血管疾病、抗老年痴呆症等功效;卡拉胶寡糖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活性等。

于广利深耕糖类药物开发近40年, “在整个海洋药物领域,全球目前有16种海洋药物上市,我国有2种,而且这2种都是由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管华诗院士团队开发的。”于广利介绍,目前海洋糖工程团队的研发领域主要聚焦在糖类药物、海洋特色医疗器械和海洋功能制品三方面。 

免疫抗肿瘤海洋1类新药“注射用 BG136”是糖类药物成果转化的代表,近期,BG136顺利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为 下一步申请开展二期临床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BG136是国际上首次将海藻来源的糖类药物应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主要通过与免疫细胞表面糖受体结合,靶向激活机体先天免疫系统,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BG136不仅在抑制肿瘤生长、抗肿瘤转移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而且能有效减少放 化疗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下降 这一副作用,特别是对免疫检查点类药物不敏感的“冷肿瘤”效果显著。对比国际其它来源的葡聚糖药物,BG136的质量稳定性、安全性更优,免疫抗肿瘤活性更强,而且制备过程更加经济。

回忆BG136十几年的研发之路,于广 利和海药院执行院长张栋华至今还清晰记 得,临床申报纸质材料摞起来达到1.9米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摸索出了海洋药物开发的普遍经验。“第一就是临床有需求,有新的应用场景。在这个前提下再强调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问题”, 于广利说。

 BG136研发最早的灵感可以追溯到 2002年与企业的合作,“当时企业有需求, 这个东西又很有用,但是你没有解决它的科学和技术问题。”2010年开始,在开展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和评价的过程中,团队发现并验证了南极褐藻的抗肿瘤潜力。有了之前帮助企业分析抗肿瘤化合物的经验, 于广利灵感一闪,这种相同的分子结构是不是也可以做成药物?但是苦于学校实验室研究条件无法满足新药开发需求,想法一度搁浅。

2014年,海药院正式运行,为新药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基础。BG136项目成为其孵化的第一个海洋新药项目。2015 年至2018年,BG136项目团队完成了系统成药性评价工作。2019年上半年, BG136项目转到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 司联合孵化,正式开展BG136原料药生 产。2022年8月,由海药院、中国海洋大 学、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 BG136启动第二次临床试验申报,最终在 2022年12月通过审查,获批临床…… “

做药为什么难,它是一个万里挑一的过程,1万个化合物出1个,你不知道哪个能成,在这个过程中能到临床的更少了。”高昂的研发费用、巨大的试验挑战以及漫长的成药周期,从糖到药的难度远远超出预想,但为了满足人们治疗重大疾病的需求,团队成员们不遗余力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在一次次协同发力和技术突破中,让打造中国“蓝色药库”的共同梦想逐步照进现实。

引育人才添动能

在新药创制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药学科技工作者也逐渐成长起来,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胡婷是海药院海洋糖工程药物研发室副主任,2014年从海大博士毕业时恰逢海药院成立,跟随导师管华诗院士进入研究院后,一直从事糖工程药物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并全程参与了 BG136的开发。最近她正忙着新型抗凝药物GS19项目的药学研究,争取今年年底申报临床。

“血栓性疾病是人类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发安全有效、低出血倾向的抗凝药物有明显的临床需求。”胡婷说,经过多年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团队获得一种靶向抑制内源性凝血因子的海洋糖类化合物GS19,相比于传统抗凝药物更具优势。 

人才是科技成果持续产出的核心,经 过40多年积淀式发展,海洋糖工程药物科 技成果转化贡献团队成员壮大到57人,组成了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专业与技术互补性强的创新团队。其中,学校科学 技术处和海药院成果转移人员共同组成了 14人的综合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在团队科技和转化人员互商共创下, 基于多年的“科技-产业-人才”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蓝色药库”高层次人 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并在学校支持下率先推行了《“‘蓝色药库’高层次人才计划”实施办法》,为团队健康发展和事业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聚焦海洋糖类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团队突破了糖类药物研发 的关键技术瓶颈,建立了海洋糖链提取分离、精细结构分析、功能活性评价和工程化制备技术体系,构建并丰富完善了国内外第一个海洋糖库,荣获了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也是全国海洋和水产领域首个一等奖。截至目前团队累计发表 SCI 研究论文144 篇,主编专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 67 项,获得国家和省市等各类科技奖 8项,培育孵化了3个公司,促成成果转化项目200余项,为国内100多家相关行业单位提供技术支撑,累计合同额超10亿 元,有力支撑了相关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海药院的实验室中,还有许多科技 人员奋战在一线,继续从海洋多糖中探索 更多新药,实验室里“大干五百天,拿下两 个药”的工期表密密麻麻地展示着两个新药项目在各个时间节点的工作安排。得益于一系列人才政策的支持,一大批“科研 牛人”也将不断为团队增添新的动能。

多方合作助转化

回溯海洋糖工程药物科技成果转化 贡献团队蓬勃发展之路,亦不乏“政产学 研金服用”融合创新的生动案例。“

药物开发是非常难的一个领域,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在新药的先导化合物发现上,这些年积累的成果越来越多,但是真正上市的创新药物数量还偏少。”张栋华说。在科技向产业转化的过 程中缺少一个开发平台,在这种背景下,海药院应运而生。

海洋糖工程药物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团队是海药院转化团队的典型代表,也体现了海药院促进成果转化的基本路径:前期引导培育科技项目,寻找政府、学校、企业资金和政策支持,在多方力量合作中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

我们突破了体制机制的限制,可以快速呼应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要及时做出调整。在转化过程中资金非常重要,以 BG136为例,正大在2018年的时候就看好这个品种,提前定下了‘娃娃亲’,先期投资了数千万元。同时,青岛市对于海洋药物也有优惠政策,会以后补助的方式给予重点支持。”张栋华说,团队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为根本, 通过自创公司或与龙头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成果进行直接转化,或通过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或其他中介实施间接转化,或通过各种商业模式实现多形式转化。对此,学校也完善了《中国海洋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从知识产权、经费管理、分配机制、评价导向等方面发力,为加速成果转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作为一个新型研发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建设的关键,张栋华表示团队已经做了超前布局、系统谋划:“我们构建了一 个项目池,根据项目成熟度不同,做了梯次性布局,逐步形成‘临床一批、系统临床前 一批、重点开发一批、前期培育一批’的发展格局,以保证成果的持续产出。” 

走进海药院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各种海洋科技成果展品,从药物、医疗器械到海洋大健康产品,种类繁多。于广利说,这些海洋糖类药物和医用材料成果的转移转化与成功上市,不仅拓展了海洋药物学科内涵、提高了我国在糖化学和糖药物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而且推动了我国海洋药物相关产业和海洋经济的创新发展,同时也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做出了应有贡献。

今年全国两会上,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被列为政府首要工作任务,其中包括“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 业发展”。从产业看,生物医药无疑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行业,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糖工程团队正在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持续发力,向海问药,加快形成生物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让“蓝色药库共同梦想”更加澎湃。





本文转载于《中国海洋大学报》2024年8月29日第二版《向海问药,为新质生产力注入“蓝色”动能 ——访“2023年度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获得者、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糖工程药物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