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助力中国“蓝色药库”责无旁贷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蓄势待发

发布时间:2017-06-16 14:40:08

海藻酶制剂和海藻酵素系列产品投产;国内首个海洋膳食纤维功能制品上市;阿尔兹海默病新药上市在即……2020年形成海洋生物医药千亿级产业集群——



助力中国“蓝色药库”责无旁贷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蓄势待发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 娉


    开发蓝色药库,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需求。作为全国著名的海洋科学城,青岛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尤其在海洋药物研发方面基础雄厚,责无旁贷。

    今年5月,对于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来说,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5月6日,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组织召开鳌山论坛,主题为中国海洋药物开发战略研讨,来自全国20多所相关高校及科研单位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蓝色药库建设、中国海洋药物开发战略建言献策。5月12日,发布“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这是我市首个科技创新中心试点项目的申报指南。5月27日,首个海洋膳食纤维功能制品成功上市。“海洋医药聚集开发计划(310计划)被纳入到我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当中,是顶层设计方面的重大推进。特别是创新中心的试点,标志着我市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从规划走向了实实在在的计划推动阶段。”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表示,从去年的计划设计推出到今年政策落地、项目落地,青岛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已经蓄势待发。

科研院所与企业融合创新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20世纪以来,人类疾病谱发生了重大改变,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病毒性疾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而海洋药物是人们治疗甚至解决现代疑难病症的希望。”中国工程院院士、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管华诗告诉记者,人们已经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了3万余个海洋天然产物,其中50%以上具有各种生理活性。

    据了解,从1969年至2000年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全球成功上市的海洋药物只有3个。从2004年到2014年10年间,成药率有了突破性进展,全球研制成功并被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肿瘤、病毒及镇痛等疾病的海洋创新药物多达7个。这一方面是因为之前的研究成果为新药研发提供了丰富的先导化合物来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而对于青岛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

    中科院院士、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陈凯先此前来青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全国各地都在集中优势力量研发海洋新药,除了上海、杭州、广州等沿海城市,一些不靠海的城市(如北京)因科研实力雄厚也在做,但青岛因海洋学科完整、队伍集聚、资源便利等优势条件,显然居于全国的核心枢纽地位。

    迎接时代挑战,承担历史重任,青岛在深厚的科研积淀之上,不断突破自我。如今,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迫切需要研发组织形式的突破。以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的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是我市的首个大胆尝试,它将科研院所与企业交织融合,又各自寻找突破方向。“我们重点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使产品集中投入,梯次产出,促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在管华诗的期待中,到2020年,我市要形成海洋生物医药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海洋生物医药的产业龙头。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C计划率先实现突破

    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承接着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我国顶尖海洋生物医药科研院所雄厚的科技资源和科研成果,其成果落地转化的过程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海大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微生物实验室的江晓路教授与明月海藻集团的合作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江晓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专注于海藻工具酶的研究,她的研发团队曾经在中国海域及周边国家海域搜集了87种海藻样品,进行了大量的筛选和微生物驯化、诱导、转产测试、发酵等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已经能够对海藻多糖进行定向切割、制备,获得高端的功能性片段,也可进行低黏度海藻胶的制备。江晓路告诉记者,海藻的主要产值是要从海藻胶中获取,海藻胶可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饲料等领域,但以前国内市场上没有深加工的海藻产品,如果不对海藻进行破壁、切割,就无法释放海藻当中的活性物质,无法获取海藻胶。

    明月海藻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海藻加工企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它是通过酸碱、氧化降解及再加温的化学物理方式获得低黏度海藻胶,这种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残留和污染,而且耗能较大,获得的黏度片段也不均匀。而江晓路的生物转化技术在常温常压下可以对海藻进行酶解,反应快、片段整齐、无残留且绿色环保。双方在市科技局的引导下“一拍即合”,依托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迅速合作成立了青岛海莱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晓路凭借技术入股,让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了工厂。据了解,经过一年的设备投产、调试,今年春节过后海莱美就开始生产海藻酶制剂和海藻酵素系列产品,正式推向市场之后,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

    “在整个310计划当中,A计划一类新药的关键技术突破在科研院所,B计划的改良型新药和C计划的高端功能制品都吸引了企业主体的参与。”告诉记者,作为中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管华诗及其团队已经有40多年的科研积累,从C计划着手最容易实现产业化的进程。

    据了解,在全市的海洋生物医药阵营当中,除了海大、中科院海洋所、黄海所、青能所等科研院所,黄海制药、正大海尔、国风药业、明月海藻、聚大洋等制药企业和生物科技企业都纷纷加盟,实现产学研强强联合,寻找各自的产业突破方向。


瞄准海洋抗肿瘤药物研发阿尔兹海默病新药上市在即

    由管华诗团队编纂的1400万字的《中华海洋本草》,详尽介绍了1479种海洋药用物种,25000多种海洋天然产物,引用历代典籍500余部,数据库10余个,为海洋天然产物和海洋药物研究提供了翔实的数据信息。要从如此浩瀚的海洋资源中找到那把可以打开 “中国蓝色药库”的智慧钥匙,青岛任重而道远。

    记者从前不久发布的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当中看到,在首次拥有了研发项目立项权和资金分配权之后,该创新中心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国内外市场需求,以既有的海洋生物医药领域成果为基础,首先确定的立项方向是“海洋小分子化合物平台建设”和海洋药物研发队伍的引进与培育,而海洋药物研发主要是针对抗肿瘤新药。在科研项目上,海洋抗肿瘤药物研发、重点针对恶性肿瘤和代谢综合征的海洋候选药物研发、1类化学药物的研发与关键技术突破、海洋中药新品种的研发等都在列。除此之外,申报指南里还有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海洋生物科技创业项目。这些项目完成后,我市将完成海洋小分子化合物平台的搭建,国际顶尖水平的药理学或药代动力学团队的组建,争取获得2个以上新药临床批件,获得5项发明专利授权,实现销售额5000万元。

    作为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在短短三年的运营时间里,已累计完成订单式委托研发项目近百项,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数百项,技术转让若干项,为来自国内外的超过百家客户单位解决了一系列实质性技术问题。例如,接受成都市湔江制药和四川协力制药有限公司的订单式委托研发,成功为其研发完成盐酸尼洛替尼胶囊剂;海洋特征寡糖类产品的工艺研究和产业化技术,已授权青岛博智汇力有限公司生产系列产品上市销售;与青岛正大海尔制药合作某抗病毒药物的后期开发……

    由管华诗团队研发的治疗阿尔兹海默病新药971(一类新药),是我国转让给国外的第一个海洋药物。而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该新药的大陆经销权已被上海绿谷集团购回,在不久的将来会面世。

    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都预示着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即将迎来生机勃发的明天。


报纸原版:


d6db3771e009411cada7b51b683b5c1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