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4 15:33:39
海洋科技发达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海洋竞争实质上是高科技竞争。作为全国著名的海洋科技城,青岛充分发挥海洋科研机构聚集、海洋人才荟萃的优势,打响海洋科技创新引领硬仗,抢占海洋科技创新制高点。
日前,正在执行中国大洋52航次任务的“大洋一号”传来喜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6000米勘查取样型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龙III”(读海龙三),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龙旂(音“旗”)热液口成功下潜3次,采集大型底栖动物、底栖鱼类、深海沉积物等多种样品。
“海龙III”在印度洋大显身手的同时,中国“龙家族”的明星潜水器——“蛟龙”号也已在母港青岛完成大修和技术升级。2020年,“蛟龙”号、潜龙号、海龙号系列深海利器,将搭乘新母船“深海一号”开启中国首次载人深潜环球科考。
进入深海,开发深海,需要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在2018年第6次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中,中科院海洋所首次实现深海潜标大容量数据的“北斗”卫星实时传输,改变了中国以往依赖国外通信卫星的历史。这套中国自主建设的“西太平洋实时科学观测网”,借助中国自行研发的通信卫星实现了深海与陆地“同频互联”,打开手机,就能看到观测网内深海6000米的“现场直播”数据。
深海大洋,不仅是科学研究的战略空间,也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眼下,我国海洋生物制药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正带领团队,向大海寻“药”,助力打造中国“蓝色药库”。去年,管华诗院士主持研制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971顺利完成临床3期试验,团队正在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糖尿病、抗抑郁等10个领域研发新药,并承担30多项海洋大健康产业项目。
在经略海洋的蓝色浪潮中,青岛抢抓机遇,加速集聚国际一流的海洋科研机构、人才和要素,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