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四不像”机制突破研发转化壁垒——管华诗院士和他的研发团队创新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6-07-27 14:18:34


“四不像”机制突破研发转化壁垒 

管华诗院士和他的研发团队创新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新路径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 娉

      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这两天很忙碌。因为,今天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迎来了三周岁生日。

       “运行三年的结果比我想象得要好,没有辜负大家!”管华诗像夸赞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一样,目光慈祥,时而闪烁出兴奋的光芒,“我们进行了打通‘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科技链条瓶颈的尝试与探索,融合了事业、企业两类实体,三五年后你再看看,青岛的海洋医药产业一定会出现一个新的景象!”

       2013年7月,以“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基础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2016年4月,海大、市科技局和崂山区共建成立了研究院事业法人实体。研究院采取“二元化”的法人治理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运行,管华诗院士是院长,也是董事长。这个被人们称之为“四不像”的科研机构,以大胆的突破与创新,在“海济苍生”的蓝色梦想征程上辟出了一条研发与转化的新路径。

       硕果累累却说自己是个“失败者”

       研究院的大楼原先是海大浮山校区的图书馆,1.4万平方米的建筑仍散发着丝丝书卷气,而各个楼层密集排列的研究室里试验器皿的交错、产业合作契约的归档以及部分包装精美的样品陈列,则是这家研发机构“二元化”身份最写意的象征。

       回首研究院的诞生历程,管华诗有些唏嘘,自嘲是一名“失败者”。作为我国著名的海洋药物学家,中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管华诗的每个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都在业界赫赫有名——首创我国第一个治疗脑血管病的海洋药物—PSS (藻酸双酯钠);研发了甘糖酯、海力特和降糖宁散等3个海洋新药以及藻维微胶囊等5个系列的功能食品,并全部投产;“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大型海洋医药典籍《中华海洋本草》编纂著成……如此硕果累累,怎么会是一个失败者?

       “在海洋医药领域,长期以来,都是发现多,发明少!文章多,产品少!”管华诗感慨,科学壁垒严重,缺乏交叉融合,技术难以集成,而海洋医药科技链条不顺畅最大的瓶颈在“工程”环节,“因为它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太大了,需要的资源尺度也很广泛,这不单单是个科学、技术问题,还是若干个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体制问题。”

       市科技局科技服务处处长特别理解管华诗,老院士不愿意自己毕生的心血在实验室沉睡,但是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在漫长的研发过程中不会贸然投资,而高端科研人员重视平台,也不会随便进入企业。两股互相渴望的力量就这样拧巴着,怎么办?

       “研究院的组建,是应运而生、顺势而为,它凝聚了政府、大学、社会三方面的共同期冀,它身上不仅流淌着科技创新的热血,骨子里更是蕴含着体制机制创新的基因。”市科技局局长姜波坦言,研究院是块“试验田”,它开启了依托事业法人进行科研创新、依托公司法人实现产业化的协同发展新模式,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切实体现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

       两个“轮子”拧在一起才能高速运转

       “人们把解决疑难病症的希望寄托于海洋,我们要对得起这份期盼。”从事海洋医药研究快半个世纪的管华诗,始终有一种“海济苍生”的使命感。如今,实现了“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运作的研究院,让他信心倍增,管华诗握着“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和“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两块牌子,运筹帷幄。

       据了解,研究院目前拥有海洋糖工程药物研发室、现代海洋药物研发室、现代海洋中药研发室等六大科技研发平台,以及新药筛选与评价中心等四大技术服务平台,面向全国所有海洋药物研发机构提供公益性基础科研服务。依托研究院新药筛选与评价中心建设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大型科研平台之一——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中心,也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同时,研究院下设海生洋润生物科技公司等五个子公司,既自己实现产业化开发,也针对其他企业的市场需求提供“订单式技术服务”。据了解,目前研究院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已达110余个。当别人都担心“四不像”的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能否生存下去的时候,这个实际运营才两年的新型研发机构已经获得了2000多万元的营业收入。

       管华诗说:“科技创新是个主轴,把‘事业’和‘企业’两个轮子紧紧地拧到了一起。事业的轮子用来集聚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企业的轮子用来开拓市场,反哺创新。两轮驱动,我们才能跑得更快、更稳。”

       很明显,“双轮驱动”下的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比传统的高校科研机构或者单纯的企业研发更具活力。在管华诗的建议下,我市蓝色药库产业投资基金正在组建,政府出资2亿元作为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18亿元注入,由此支撑“青岛海洋生物医药聚集(310)开发计划”,每年同时部署10个一类海洋创新药、10个改良型创新药和10个具有引领作用的海洋生物高端功能制品的聚集开发。

       一艘海洋生物医药的航母编队雏形初现。

       “四不像”的目标是“什么都像”

       体制上的“四不像”带来了身份的灵活适应性,两种实体的并行使研究院的经费投入形成了政府引导和社会募集相结合的势态,工程化投入问题迎刃而解。

       平台自然形成学科交叉、军民融合的格局,突破了海大医药学院人才培养壁垒。“药学是个应用学科,攻克一个新药,需要天然产物化学、合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学、制剂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前不好解决的难题,在这个创新型的研究院里成了常规化的运行模式。”身为董事长的管华诗依然更多地保有他学者和教育家的情怀。

       而灵活开放的创新源头,出现了“人才”和“智力”的主动聚集。“以前都是我们向社会招聘人才,现在不断有高层次人才来主动应聘求职。”让管华诗津津乐道的引进人才,一个是整建制引进的美国何增国博士微生物工程团队,今年年底就将注册成立产业化公司,明年可形成过亿元的经济效益;另一个是整建制引进的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杨金波教授的肿瘤药理学团队,这个团队甚至吸引了美国“三院院士”乔治·斯坦科今年秋天加盟,为研究院建设海药国际创新中心奠定基础。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我市大力培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姜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青岛以海洋特色著称,但之前我市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一直处于“小散弱”的态势,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缺乏创新平台的支撑,更缺乏集聚发展的模式。因此,我市以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为范本,在组织结构设计、法人实体组建、市场化运作模式等方面试探前行。“今年我市将以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为首批试点,先行先试,将财政科技资金切块儿一部分给创新中心专门支持海洋生物医药创新发展,下放财政科技资金的管理与支配权,通过放权松绑,更大地激发科技创新创业活力。”

       “创新能力不是具体解决某个问题的小能力,而是整合资源的大能力。我们将最终从‘四不像’进化成‘什么都像’,探索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创造出我国海洋创新药物及其相关技术、产品簇生的繁荣景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管华诗更加掷地有声。